年糕的來源已有2千多年歷史,相傳源自於春秋戰國的伍子胥.............
蘇州古城在春秋時代為吳國國都,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城,建成後吳王大喜,稱為“闔閭大城”,大宴眾將群臣慶功。但是,伍子胥卻有感而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
他就囑咐手下先行以糯米作好許多年糕,並將之埋於城牆之下。他密囑身邊隨從:“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6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
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下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年糕,城裡的百姓因此都以年糕充饑獲救。
從此,蘇州人民為了紀念并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傳到全國各地,流傳到今天。
另外一種傳說:
年糕的由來是為了送灶神
台灣的年節應自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因為在這一天是家中的[灶神],升天稟報玉皇大帝的日子,傳統中國家庭的廚房通常會供奉[灶神]。主管一家人的平安以及觀察家中成員的行為.傳說灶神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那天,會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來在人間所考察的是是非非,所以人們在灶神升天當日,都會準備豐盛的牲禮祭祀,讓[灶神]多說一些好話。自宋朝開始便漸漸有人以甜食來祭拜,用意無非是在討好灶神及眾神,使之升天後能說些甜言蜜語的話。
【年糕的作法】
從前的年糕製作全憑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再用石磨磨成米漿,裝進布袋後,在袋上放石頭重壓,等水份瀝干後,再將米團取出,加上配料,調味,然後在蒸籠中以炭火慢慢蒸熟。想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就絲毫馬虎不得。巧手的主婦們往往可以憑著多年的經驗,在每一個步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東北人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類,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片炒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則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再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廣東的蘿蔔糕、芋頭糕、製法與眾不同;先將蘿蔔或芋頭切碎,混合炒香的臘肉、蝦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團後蒸成。馬蹄(荸薺)糕也是廣東名產,作法是荸薺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
傳統的觀念認為,蒸制年糕的成敗,關係著來年運氣的好壞,所以蒸年糕時有些禁忌。例如不准說不吉祥的話,不准大聲吵鬧等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