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難以忘懷之黃金年華~~中華商場
前兩天一個朋友e了這一堆圖片給我,哦 my god ,這..這太老了吧
Linda快來看一下呀,好熟的圖片,原來我們是這個年代的人,
可別搞錯了,我們是彩色的年代,不是黑白的啦(黑白是我們爸媽的回憶),
1949年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到台灣的許多中國大陸居民因為一時無法在台北市內找到適當的棲身之處,台北市政府委託台北市警民協會,沿著行經中華路的鐵路東側,利用原有三線路中緊鄰鐵路側車道的空間,搭建三列臨時性質的簡易竹造棚屋,低價出租供居民暫住並擺攤維持生計。之後隨著湧入該處寄居的人越來越多,在毫無限制的持續擴建下形成大型違章建築群,不但生活環境惡劣,也衍生出不少衛生與治安問題,被批評為「都市之瘤」。
1960年,市政府為了整頓市容,決定於該處原地改建新式商場,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分期負擔20年租金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命名為「中華商場」,由當時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並題字。
八座三層商場建築由北(忠孝西路口)而南(愛國西路口),以「八德」為名,分別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棟,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
由南向北鳥瞰中華商場圖。中間道路是台北市中華路,路上還有幾輛壓路機正在整地;中間數棟白色的嶄新建築就是中華商場,右方是鐵道,在台北市區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西部幹線車要進出台北車站都要經過這一區。民國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中華路景觀與今日可謂有著全然不同的風貌。
熱鬧的景象,到處都是逛街的人潮。對面這間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到現在都還有在使用。
昔日的鐵支路,已不再復見。噹噹的火車來了的聲音也都聽不到了。
雖然有些發黃了,但是這回憶卻沒有跟著褪去。
公車站,懷念的車掌小姐
1970年代的樣子和我們見到的差不多
我們看到時就是這樣了,車水馬龍、人潮熙攘
落淚的時刻終於到臨,
鐵路已經於1989年地下化,而商場長久累積下來的髒亂,卻難以改善;且對都市景觀造成負面影響。1992年10月20日,市政府正式下令拆除商場;六個月後,八座商場建築全部被拆除殆盡。
一瞬間曾經繁華一時的商場化為土礫了
只剩下這座紀念館,讓人懷緬過去。
今日中華路已不再是昔日的髒亂樣子,而是呈現出一股清新,前衛的風格
~~部份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留言列表